网格化管理实践成效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2021-09-15 18:51:37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网格化管理是将城乡社区管辖区域细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精细化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网格化管理是将城乡社区管辖区域细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精细化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实践创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功能,有效发挥了数字技术精准防控的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和技术支撑。

网格化管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展现出的应急管理能力实际上是常态化社区治理能力的体现,本质上说,网格化管理是政府端对基层治理力量的改造,是各级党委政府为了解决基层办事效率不高,走访服务群众时间不足,社情民意掌智慧治理握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加强对城乡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如把“全科社工”作为专职网格员,或通过购买服务建立一支行政力量能够直接管理使用的专职网格员队伍,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于城乡社区居民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重大组织和制度创新,网格化管理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对城乡社区治理单元的进一步细化,通过网格员队伍建设的再组织化,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秩序。

在对网格化管理的探讨中,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观点是网格化管理侧重管控而服务功能不足,大多数地方基层政府构建的“网格”都是管制型的,网格化管理平台主要整合了公安,智慧治理城管,维稳,建设,卫生等执法力量,执行社会治安,维护稳定,城市管理等相应的管制功能,但实际上,从政府行政职能来说,管理和服务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管理是服务的手段和过程,服务是管理的目的和方向,而基层网格具有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天然优势,网格化管理通过合理的制度化安排,可以实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在基层社会中的有效延伸,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服务民生和改善基层社会工作的目的。

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参与式+回应式”机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建设强调社会参与,强调以基层社区为中心,向社会增智慧治理权赋能,以发挥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增强群众和社会组织的自我服务,服务社会的能力,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社会治理应根据不同文化环境,运用传统习俗,道德,社会契约等内生机制,引导和规范民众的公共生活,以主动回应模式推进社会治理,当以民众自治为关切,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宣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故事,将社会治理资源向基层倾斜,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同时,应建立健全行政保障机制,制定和出台相应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法律法规,保障网格化社会治理有章可循,避免基层行政法制化治理出现偏差,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森普,打造智慧党建引领,网格化+413事件流转为主导的基层治理新模式,9大平台,100+功能,800+项目案例,支持5级架构,咨询:400-677-0389 https://zz.simpro.cn/。